鱼类一般通过肛门和泄殖腔进行排泄。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鱼类是没有胃的,所以它们消化吸收的能力很有限,但速度比较快,吃完一段时间后就会排泄。它的排泄物可以分解产生氨氮,这种物质会对鱼儿造成一定的毒害,所以需要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硝酸盐,从而保障鱼儿的健康。
2022-11-29 09:13
122
鱼类的交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声音交流、颜色交流和电脉冲交流。声音交流是比较普遍的,虽然鱼类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但可以通过鱼鳔等部位发出声音。颜色交流通常是为了恐吓敌人,比如石斑鱼可以变换体色保护自己。电脉冲交流只存在于会发电的鱼类中,比如电鳗。
2022-11-29 09:13
21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用鳃呼吸,可以摄取水中的氧气。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就可以和水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取氧气。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不过有的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离水也能生存。
2022-11-29 09:13
26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它们有鳃这一特殊的器官,当水流经过的时候,鳃丝中密布的毛细血管就可以和水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取氧气。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不过有的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离水也能生存。
2022-11-29 09:13
29
鱼类能上浮和下潜靠的是鱼鳔。鱼鳔可以调节气体含量,从而改变鱼儿整体的密度,密度小于水体的时候就可以上浮了,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潜。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依靠鱼鳔来浮沉,比如鲨鱼就没有鱼鳔,它可以将空气吸入胃中,借此降低密度上浮,下潜的时候再将气体排出即可。
2022-11-29 09:13
57
鱼类集群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可以通过集群来抵御敌害生物,同时还能形成群体保护,提高对毒害的抵抗力,同时还能降低耗氧量,游动起来也更省力。另外,鱼类还会洄游,就如同鸟类迁徙一样,它们会集体从一个水域游向另一个水域,目的可能是繁殖,也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
2022-11-29 09:13
16
鱼类搁浅通常是因为退潮的时候没有及时回到海里。这种动物生活在水中,通常是用鳃呼吸的,一旦脱离水体,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从而导致它无法摄取氧气,之后就会死掉。另外,鱼类的结构也让其更适合在水中游动,鱼鳍可以提供动力,并且能够保持平衡,上岸后就失去作用了。
2022-11-29 09:13
10
鱼类需要用鳃呼吸,鳃需要在水中保持湿润,才能起到交换气体的作用。因此对于大部分鱼类来说,离水后鳃就无法工作,从而导致鱼儿被憋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鱼生活在深海中,适应了较大的水压,离水后压力改变,也会导致其死掉。当然,也有一些鱼可以暂时离开水生活,它们往往都有辅助呼吸器官。
2022-11-29 09:13
14
最适合和锦鲤混养的清洁鱼是泥鳅,因为泥鳅的生活区域在鱼缸底层,不会和锦鲤产生冲突。泥鳅的垃圾清理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可以以这些垃圾和杂质为食。除了泥鳅以外,锦鲤也可以和清道夫、老鼠鱼、清苔鼠等清洁鱼混养,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它们可以有效地清洁缸内的杂质、去除附着在缸壁上的藻类,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2022-11-29 09:13
348
锦鲤属于中大型鱼类,它们吃得比较多,拉得也比较多,所以保持水质的洁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水质受到污染,里面的氨气含量就会增大,这种气体会使得锦鲤的抵抗力下降,身体变得虚弱,长时间下去就会有死亡的风险。要保持水质的良好,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清洁鱼。除此之外鱼缸内的过滤系统也要加强,这是不可忽略的。
2022-11-29 09:12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