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已经长大的乌木怎么换盆?注意什么事项"的具体详细信息吧!
乌木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在景天科里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叶片厚实挺拔,棱角分明充满了阳刚之气。其独特的造型和不凡的气质,以及颜色变化空间广,一度是稀缺的贵货。自然当时也被认为养护困难户。实际上乌木原生地环境也比较恶劣,生性还算较为强健的,日常养护没有那么娇贵。但前提是乌木的上盆和换盆准备及实施工作要做到位。那么我们来谈谈已经长大的乌木怎么换盆,需要做什么准备,注意什么事项。 不同于上盆,换盆是指乌木生长到一定程度或是养护一段时间需要换盆/土的养护动作。这同样涉及到对乌木根部一定的损害,植株根部重新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需要认真做好准备。 合理搭配成苗阶段的培植土 总体上培植土仍然以颗粒为主并混有一定比例的泥炭土。颗粒物可以是麦饭石、彩虹石头、蛭石、赤玉土、煤渣;但是仙土或是泥炭土的比例要降低,降低到五分之一左右即可。原因是其根系已较为发达健壮,颗粒占比大更利于排水透气,为下一步控型做准备。 出盆前保持盆土干燥 保持盆土干燥的目的在于保证植株轻松顺利脱盆及清理根部土质;具体做法是可在换盆前10天左右停止浇水。相对干燥的土质一方面方便将植株从盆土拿出,另一方面便于清理根部;如果土质过湿,脱盆不容易、且清理容易弄伤根系。 具体方法为:用小工具从花盆四周沿盆壁轻轻往下疏松,注意别斜着疏松伤到根,以确保盆土和盆脱离;盆和植株脱离后,可将盆与植株横放,然后逐渐将植株从盆土中带出,不建议直接使劲从盆土中拔出植株。 小心清土合理修根 脱盆后的植株,建议直接将附着在根上的土质充分清理,一方面利于将附着的物质清理,便于生出细须;另一方面可乘此查看根部有无病虫问题,以及是否有枯根缠绕现象; 清土的办法是可轻轻将根部土质揉捏,慢慢清理;但如果出现枯根缠绕的情况,需要有点耐心慢慢清理,避免大面积扯断相对较粗的主根。 修根方面,如果本身枯根不多,可不修根;如果枯根比较明显,甚至已经发生缠绕,与盆土结在一起,则要进行修根。修根遵循的原则是保留主根须,清理枯根。 不管是清土还是修根,均需小心,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对植株叶面的物理损伤,出现伤口容易留下瘢痕,破坏叶面“玉底”的效果。 晾根伤口 正确入盆 修根后,对伤口有一定的损伤,需要通过晾晒确保伤口愈合,以避免入土后伤口被真菌感染。一般在散光下3天左右就可以了。 入盆时建议盆土以微湿潮润即可,这样利于生根服盆;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太潮容易烂根,太干无法生根。 至于入盆的方法可先在底部填一部分培植土后,将根大致顺成伞状,轻轻放入,然后从四周慢慢填土,要避免根部被挤压在一起成一团。 换盆后其他注意事项 一、浇水。如果入盆土质潮润,可等生根后再浇水;如果是相对干燥的培植土,则可直接浇水,但要注意放置在通风处,避免积水。 二、散光养护。入盆后,可放置在明亮处,也可适当有短时早晚的温和光照,但不适宜长时间强光照尤其暴晒。生根服盆后可逐渐恢复光照强度。 三、温度。春秋季换是比较好的时节,秋季换盆要注意的是随着秋天渐深,北方晚上温度会迅速降低,露养的要关注保暖,低于5度应该入棚或是入室。 四、不要频繁的搬动。服盆期间的根须较为脆弱,移动引起的晃动会导致植株生出的白须细根受伤,影响乌木的正常服盆和生长。 总结:乌木换盆,应该尽量选择在春秋季节,换盆前要保证盆土相对干燥,以便于出盆对根部清土和修根;修根与否根据根须情况而定,但如果修根一定注意晾根;在盆土方面可减少泥炭或是仙土的比例,便于以后的养护,入盆时则要尽量避免根须窝成一团。散光处养护服盆后,配合日常干燥通风环境,充足光照和根据植株大小状态适当控水,就能养好乌木、养出好状态的乌木
好了,这次对于"已经长大的乌木怎么换盆?注意什么事项"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