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是鸫科、矶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7-18厘米。雄鸟头顶和翅上覆羽钴蓝色,背、两翅和尾黑色具白色翅斑,腰和下体栗色,喉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鳞状斑,两翅和尾灰褐色,头顶灰褐色,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具黑色鳞状斑。特征均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喉矶鸫是低山森林鸟类。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700-17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喜欢在靠近河流附近的多岩石的山地和原始森林边缘靠近河流的次生林中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机警而隐蔽,常站在岩顶和树梢茂密的枝叶间呜叫,鸣声清脆婉转、悦耳动听,... 查看详情>

  •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是鸫科、矶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7-18厘米。雄鸟头顶和翅上覆羽钴蓝色,背、两翅和尾黑色具白色翅斑,腰和下体栗色,喉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鳞状斑,两翅和尾灰褐色,头顶灰褐色,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具黑色鳞状斑。特征均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喉矶鸫是低山森林鸟类。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700-17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喜欢在靠近河流附近的多岩石的山地和原始森林边缘靠近河流的次生林中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机警而隐蔽,常站在岩顶和树梢茂密的枝叶间呜叫,鸣声清脆婉转、悦耳动听,极富音韵。主要以甲虫、金龟子、步行虫、蝼蛄、蝽象、鳞翅目幼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于从贝加尔湖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俄罗斯远东和朝鲜,越冬于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 


    中文名:白喉矶鸫

    拉丁学名:Monticola gularis

    别名:蓝头白喉矶鸫、白喉矶、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鸫科

    属:矶鸫属

    种:白喉矶鸫

    亚种:无[3]

    命名者及年代:Swinhoe,1863

    保护级别:无危(LC) IUCN标准

    外文名:White-throated Rock-th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