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鼠(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约210mm。尾长短于体长,但超过体长之半。尾毛蓬松而较背毛稀疏,全身由头至尾基及尾梢均为灰黑黄色。背毛基灰色,毛尖浅黄色,中间混有一定数量的全黑色针毛。
岩松鼠昼行性,营地栖生活,在岩石缝隙中穴屠筑巢,性机警,胆大,多栖息于山地、丘陵多岩石或裸岩等地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果树林、灌木林等较开阔而不很郁闭的生境。岩松鼠每年繁殖1次,每胎可产2~5仔,最多8仔。
中文名:岩松鼠
拉丁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别名:扫毛子、石老鼠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亚科:松鼠亚科
属:岩松鼠属
种:岩松鼠
分布区域:中国
命名者及年代:Milne-Edwards、1867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2]
外文名:David’s rock squirr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