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白芨的繁殖方法与要点"的具体详细信息吧!
白芨的药用价值比较广泛,在中国、日本及缅甸北部均有分布,不但可以盆栽放在室内观赏,还能栽种在花台或庭院的一角,非常特别。但是随着白芨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工繁殖白芨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白芨究竟应该如何繁殖呢?
白芨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好了,这次对于"白芨的繁殖方法与要点"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